四川卧龙野生雪豹发现始末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雪豹研究”项目组在天山山脉最高峰――托木尔峰,利用红外线自动照相机拍摄到的野生雪豹图片

野生雪豹生活在雪线以上,是中亚高原特有的物种

  “这次卧龙拍摄到的照片首次证明了野生雪豹的存在。另外,如果一个动物被证明在一个地区存在,对于一个物种来说就应该有一个种群。”

  日前,卧龙特别行政区资源管理局首次对外正式公开了一组用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野生雪豹照片,经过有关专家鉴定后确认,这是邛崃山系首次拍到野生雪豹的实体照片。

  “我们不是一次,而是先后五次拍到了野生雪豹的照片,一共有10多张。”四川卧龙特别行政区资源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肯定地告诉《北京科技报》。

  为了调查卧龙的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今年年初,卧龙特别行政区资源管理局同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对邛崃山系的野生动物种群进行监测。他们首次在海拔4400米以上安装了两台700万像素的红外线照相机。“原来,我们的野外观测对象只针对野生大熊猫的种群,而且只在海拔2000多米的区域架设了红外线相机。今年,为了摸清卧龙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种类的‘家底’,我们把红外线相机架设到海拔4000多米的地区。没有想到,相机刚刚架设好,我们就拍摄到了野生雪豹的照片!真是幸运啊!”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卧龙特别行政区资源管理局的刘副局长回忆当时的情景,仍是很兴奋。

  卧龙保护区野外巡护队员在1月底的一次例行任务中意外发现,在卧龙保护区梯子沟木香坡高山流石滩架设的一台红外线照相机在1月16日和1月31日先后两次拍摄到一种大型猫科动物。

  “当时,我们很激动。但是,不敢确定是不是野生雪豹。”刘副局长告诉《北京科技报》。其中一张黑夜拍摄到的照片中,左侧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悬崖,右边是一头全身布满黑斑的威猛猫科动物。它正翘起和身子一样长的粗壮尾巴,回过头来用眼睛瞪着相机,一对眼睛犹如探照灯一样。

  红外线照相机为什么能拍到野生雪豹?卧龙自然保护区野外观测的合作单位北京大学山水保护成效监测项目王大军告诉《北京科技报》,在野外见到野生动物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山地森林环境中。很多野生动物,它们每天的活动高峰是在早晨、黄昏甚至夜晚,而这些时间段并不是人类的主要活动时间。加之长期以来,受人类捕猎和人为干扰的影响,众多野生动物对人的警觉性很高,往往在人们发现它们之前就逃之夭夭了。受这些因素的限制,用自动拍摄的红外触发相机成了是最好的选择。从2002年起,他们就开始使用红外线触发照相装置进行大中型兽类及雉类的综合调查。

  王大军称,他们在卧龙架设的是被动式红外触发相机,主要架设在野兽必经的道路上和水源地。由于野兽是恒温动物,当它从相机装置前方经过时,动物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差异会引起动物身体周围热量的变化,触发被动式红外传感器,进而触发相机拍摄。

  野生雪豹生活在雪线以上,是中亚高原特有的物种。在我国,属于一级保护动物,在国际IUCN保护等级中被列为“濒危”。由于生活在4000多米的雪线以上高海拔地区,行踪诡秘,被人们称为“雪峰隐士”。专家们只能粗略地根据大致的栖息地范围和每只雪豹的领地范围,推算出它们全世界的数量。据专家估算,目前全球野生雪豹大概仅有3500只~7000只。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雪豹 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