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权威希望国际合作建立南极及空间望远镜

    一位世界权威的天文学家表示,国际合作在地球南极以及外太空建造超级天文望远镜,有望为未来的天文学研究带来重大突破。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唐纳德·约克1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子邮件采访中说,“国际天文界有望在许多领域开展合作,其中之一是在南极冰穹A建造新的大型天文望远镜,第二种选择是把大型望远镜发射到太空中。这些性能优越的潜在项目规模之大,将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承受能力,因此亟需国际合作。”

    约克教授是国际合作的斯隆数字巡天计划(SDSS)的创始主任,他受中国科学院之邀领衔一个国际科学委员会,帮助国家天文台实施其雄心勃勃的巡天项目——大天区面积光线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计划。

    耗资2.35亿元人民币的这座超级望远镜,包括5.72米×4.4米的反射施密特改正镜,6.67米×6.05米的球面主镜和焦面三部分组成的光学系统。其中,反射施密特改正镜可以在观测天体的过程中随时变成需要的非球面面形。焦面上装配着可自动定位的4000根光纤,连接16台光谱仪,因此望远镜可同时观测多至4000个天体的光谱。

    中国科学家创造性地设计和建造的这座大视场巡天仪器,在技术参数上一举超过此前雄居世界第一的斯隆数字巡天望远镜。

    约克教授说:“中国的望远镜无疑可以获得比斯隆巡天望远镜多得多的高通量科学数据。巡天计划中,数据为王。LAMOST每调试一次观测,可以得到最多4000条天体的光谱,达斯隆巡天望远镜的5倍半,比世界上任何一台仪器都要强大。”

    他认为,基于LAMOST等大科学仪器产生数据的统计天文学也将会是天文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领域。

    约克教授个人更青睐创造性地运用小型望远镜。他说,过去10年来,超新星和暗物质等天文学重大发现,都是创造性地使用口径小于4米望远镜的结果。

(来源:新华网 俞铮 许雪丹)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空间 南极 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