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具茨山原始社会生殖崇拜岩画
"男根"石柱是男性崇拜的证据?
在这幅画的左上角,分明可以看见一个男人的身影。这位甩手阔步向我们走来的男人,也将率领人类迈入一个新的时代--父系社会时代。
李衡眉先生在《中国史前文化》中分析了"两性在文明前夜的争斗",从母系社会制向父系社会制的过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母系制尽管对父系制进行了长期的、形形色色的反抗,力图挽回败局,然而却是"落花流水春去也"。(见李衡眉《中国史前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华夏出版社/1996/123、131页)
对于男性生殖能力的崇拜,王晓丽女士认为,这"也是一种求育巫术的形式,是原始社会较晚产生的求育巫术。原始人相信,通过对男性生殖能力的崇拜,可以解决人的延续和繁衍"。(王晓丽·《中国民间的生育信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3页)
将这幅岩画上面处于主体地位的裸体女性和边缘处的男性裸体图像综合起来分析,应该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产物。这也符合此前考古学家对其年代界定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判断。
男性生殖力崇拜表现为对男根或象征物的崇拜,也称之为男性崇拜,就在这幅女性崇拜图像的右上角,还特意凿刻了两个并列的图案,一个椭圆、一个长柱形,它们是不是象征男女生殖器的结合才会产生新的生命?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看出:"生育信仰起源于孕体崇拜,经历了女性崇拜、图腾崇拜和男性崇拜之后,终于形成了对人之来源的追溯性思维。"(王晓丽·《中国民间的生育信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6页)
其他能够佐证的或许是具茨山上那些类似于"男根"的雕塑石柱了,但对石柱的探寻还是留到以后吧。毕竟我们从这幅女性崇拜、男性崇拜的生育信仰图像上面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具茨山上,这群女子身后早已站立着男人矫健的身影。正是在"他们"的主导之下,人类最终创造出了文字等文明的标志,也许那些"石柱"就是男性崇拜的证明吧。
作者简介:刘俊杰,具茨山岩画的发现者,20年来一直致力于岩画的保护和研究,民间历史文化研究者,本职是摄影师,目前供职于郑州市考古研究院,著有《具茨山中的秘密》一书(待出版)。
从始祖山谈男性崇拜
记者刘坤
具茨山,也称大隗山,1995年具茨山的一个山峰风后岭被更名为始祖山。近几年我省成功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让炎黄儿女找到了根脉。海内外专家一致认定,"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炎黄子孙,根在中原,根在具茨山。
具茨山岩画发现者刘俊杰先生认为,具茨山上类似"男根"的雕塑石柱,应该是男性崇拜的证据。而著名性学家刘达临教授认为,汉字"祖"字也是性崇拜的产物。"礻"在古代指神癨\,"且"则是象征男根。"且"字是汉字中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字,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出现,后来又被沿用到甲骨文和金文中,直到现今的简化汉字中它仍旧赫然在列。郭沫若曾专门论及"且"是男根的象征,而这种观点在古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中已是一个基本常识。
在古代,用各种材料制成的石且、陶且、玉且、木且、铜且(亦称为祖)非常常见,经常用于祭祀活动。在新郑始祖山黄帝故居,有一块石祖碑。刘达临说,原始初民把一切神奇的事件都归功于神灵,性交中性高潮的出现也被认为是神的赐予,而把性交中出现的不适和痛苦认定为神的惩罚,这样,对性的崇拜就应运而生。性交崇拜有许多象征物流传了下来。在印度有许多圣所,里面有许多阴茎、阴门和半男半女的象征和图形,其中最常见的是插在阴门中的阴茎,即"阿尔巴",象征神和他妻子的性交。现在时尚的戒指,在古代则起源于女子的阴门,而戴戒指的手指则象征着阴茎,把戒指戴在手指上就意味着性交。在结婚仪式上,祭祀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手指上,实际上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现了一种古老的性交崇拜。现在人们大概都不知道结婚那天为什么要戴一枚戒指,只知道这是一种时尚,是一种文化,而忘记了它的本意。在古人那里,生殖器崇拜和性交崇拜一样,都是纯洁而庄严的,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象征。
河南民间性学研究第一人、河南省性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何峰先生表示,进入父系社会后,古人认为男根威力无穷,可以诞生新的生命、繁衍子孙,就视为一种神圣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进而祭拜男根的象征物,祖宗牌位其实就是父系社会男根崇拜的一种形式。男根崇拜渗透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我省一些地区的葬礼上,孝子要手拿孝棒送殡,还要摔碎一只陶盆。何峰先生解释说,实际上"规范"的做法是用孝棒打碎陶盆,其实孝棒是男根的象征,陶盆是女阴的象征,寓意着人的去世也是新生命的诞生。孝棒一般是柳枝,插到坟旁,意味着给后代留下"根"。其实碑也是男根的象征。孔维民在《中国人的情爱心理》中论及:"后世的柱、塔、碑一类挺拔的建筑样式,尤其是哥特式的教堂风格,就直接受到远古男根崇拜的影响。"
然而,母系社会的女性崇拜痕迹并未彻底消亡。与男性崇拜强调男根不同,母性崇拜多强调乳房,"母"字本来也是象形字,即在"女"的胸前加上两点表示乳房。何峰先生认为,坟墓就是女性崇拜的遗留,坟呈圆形,顶端要加上一?土,正好是乳房的形状。而豫东地区过春节,女儿要给母亲送"大馍","大馍"呈圆形,比馒头要大几倍,上面是一个精致的小枣花,枣花上安一颗红枣,正是女性乳房的象征。在豫东,人们往往昵称女儿为"大馍",体现了女性崇拜的传承。
来源:大河网 刘俊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