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
樊永庆老汉指认化石发掘层
“恐龙蛋廊”印证“恐龙山”
任沟村与赵营村直线距离2.5公里。任沟村村支书任国志带着记者爬上村东一座大约百米高的圆形山坡,“这座山坡里面有数不清的恐龙蛋、龙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
村民任老汉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这座山坡上就散布着大量裸露在外的恐龙蛋化石。上世纪90年代当人们知道这东西值钱时,曾经发生过盗挖现象。
记者登上山坡顶部向下望去,只见山坡上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或垂直向下、或斜插坡中的已被封闭的坑道。“这就是不法分子盗挖后留下的痕迹。”当地村民说。
在山坡上,施工人员正在一处坑道洞口忙碌。任国志告诉记者,按照专家的建议,他们准备将数十个废弃的坑道连成一体,形成一条“白垩纪遗迹”地下长廊,用来集中研究恐龙蛋化石、龙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的分布层面和分布规律。
正是这个地下长廊,掀开了这个地下恐龙遗迹库的“冰山一角”。任国志带领记者沿着高约1米、需要弓着身子才能够进入的廊道下行了80多米,廊道两边展现出一片奇异景象:呈曲线状蜿蜒起伏的岩层里,不时凸显出一窝窝数量不等、外形光洁、环列整齐的各种恐龙蛋化石,同时还发现了几种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嵌在一块青石正中间的鱼化石头尾鳍俱全,栩栩如生,连鳞片都清晰可见。
“从坑道里蛋化石的密集度看,平均每平方米至少有7枚恐龙蛋化石。专家估算,这里的蕴藏量应在十万枚以上。”任国志说。
赵营、任沟、刘营一带不仅恐龙蛋化石蕴藏数量巨大,而且蕴藏的龙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分布广、种类多、埋藏浅。在紧邻任沟的刘营村,60多岁的樊永庆老汉带领记者看了村头山坡上裸露的微型树枝蛋化石、龙腿骨化石、古生植物化石和古生物海螺化石。
村民们说,早些年耕地时就曾发现大量裸露的蛋骨化石,可惜当时不知道这么珍贵,他们平整土地时都捡成一堆,扔地边水渠里了。
登上赵营水库南边的制高点,向东南望去,五架灌木丛生、外形酷似大型草食恐龙平滑脊背的山坡聚拢成一个巨大的环形。更让人惊奇的是,它们好像几只大型恐龙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几座外形奇特的山坡正是恐龙蛋化石、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当地村民形象地称之为“恐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