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存在生命的系外行星需要重新定义

地球所处的轨道环境可维持液态水的存在,科学家认为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关键因素

地球所处的轨道环境可维持液态水的存在,科学家认为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关键因素

随着美国宇航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越来越多的系外行星候选者,科学家认为可居住的系外行星可能存在宇宙生命,对于此类行星需要重新定义。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区是一个特殊的轨道区间,距离恒星既不太近,也不会太远,这里的温度可允许液态水的存在,因此这里可能存在宇宙生命。现在,科学家已经重新定义了可居住的边界,有些系外行星会被选入候选者行列,而一些系外行星则会落选。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小组负责人拉维·库马尔认为重新定义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带将会对已经发现“宜居行星”数量产生影响,可居住区的定义为能满足行星表面维持液态水存在的空间,距离恒星较近的轨道环境不能维持液态水的存在,水分会被蒸发,而距离恒星太远的行星,表面温度则非常低,液态水就会冻结,科学家认为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新的恒星或行星系统的可居住定义中突出了液态水的重要性。

可居住区的新定义基于系外行星大气数据库的更新,其中包括了高光谱吸收参数和高分辨率传输分子吸收等,这些数值赋予了液态水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参数,是系外行星大气属性的两个重要特征值,科学家通过这些参数可以推测系外行星是否存在液态水。

但是,有些科学家认为新的可居住区定义并没有考虑系外行星云层的因素,这会影响对行星可居住性的认定。在我们太阳系中,可居住区的边界为0.95至1.67个天文单位之间,但是现在已经更新为0.99至1.7个天文单位之间。可居住区的边界变化意味着在观测系外行星任务中,可能会由一些系外行星加入候选者行列。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生命 系外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