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虎英雄”周正龙背后的利益拼图

周正龙

本刊记者 陈磊 发自陕西

对记者采访收费一说,周正龙觉得自己委屈:“看照片、胶卷事先讲好要给钱,采访不要钱,现在他们却把我写成了连采访也要收费。”

这个陕西镇坪县文采村52岁的农民,这段时间成了各大媒体追逐的热点人物——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周正龙于10月3日下午在镇坪县神州湾附近拍摄到了野生的华南虎照片。
 
鉴于华南虎濒临灭绝的珍稀程度,老周一夜成名。

精明的老周把其余照片和底片都藏了起来——想亲眼目睹者,必须付费。

“这些照片是我冒着生命危险拍到的。”老周这样解释自己要钱的理由。

千里迢迢来到偏远山沟采访的记者们想不通:看一下照片还要付钱?

于是给镇坪县的领导打电话,哭笑不得的领导只能安抚老周:“你要看得长远一些,不要破坏镇坪的形象。”

但老周依然我行我素。

“我上山拍老虎,就是为了钱。”老周的话有些让人不舒服,但很坦诚。

猎人老周

在出名之前,老周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农民,同时,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

从10多岁跟着父亲上山打猎开始,老周在山上打了30多年的猎,直到去年为了保护华南虎镇坪县封山禁猎才不再上山。

老周说,年轻时,生产队里组织打猎,成立打猎队,他就是其中一员。有时候,一天,就他一个人,就能打一拖拉机的野猪。

那真是一个让老周怀念的时光。

后来,结婚、成家,有了儿女,土地承包到户,上山打猎的人渐渐少了,外出打工成了时髦,老周秉性不改,经常上山转悠,尤其是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那是打猎的好季节。

老周也曾外出打过工:一次去上海,在浦东拆房子,干了一年,觉得太危险、钱又少,回来了;另一次去湖北,没干够一年也回来了。从那以后,他再没出去打过工。

平时,老周和老婆摆弄四亩田地,种些蔬菜,拿到县城里卖。闲暇时间,老周就上山打打野猪、麂子什么的,也能卖个好价钱。

老周的捕猎方式是下套(公安机关不允许私人收藏枪支)——在野猪、麂子等猎物必经之路用绳子或者钢丝挽个套,猎物一经过,就进了圈套,再也无法挣脱。由于老周精于此道,于是,人们又称老周“套匠”。

经常打猎,一来二去,人们都知道老周是个猎人,临近年关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到他家来买野猪、麂子肉之类的野味。

“买的人很多,打的都不够卖。”老周的媳妇说,家里专门买了两个大冰柜来储放野味,就靠打猎,赶上运气好,老周一个冬季能有个万把块钱的收入。

狩猎证年年都要到林业局换,时间长了,老周和镇坪县林业局的人也熟悉起来。

2004年,有一只猕猴从山上跑到了镇坪县城,后来看到有吃的,竟然就在县城里不走了,翻屋跳墙,还抓人,折腾了一两个月,搞得当地林业部门很头疼。

万般无奈之下,林业局的人想到了老周,说:“只要能抓到猕猴立即奖励200元。”有了钱的刺激,老周很卖力——背了一个大背篓,把猴子哄到了跟前,突然之间,他一下把背上的篓子猛扣下去,正好扣住这只顽皮的猴子。

100万元的诱惑

除了抓猴之类的事,外来单位科考、媒体上山采访,林业局一般也会请老周当向导。

陕西镇坪县,位于湖北、陕西、重庆三省市交界处,属大巴山脉,山大沟深、地广人稀,80%的面积被森林覆盖,全县15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只有5万多人口。

历史上,镇坪是华南虎重要的活动地,当地人称“烂草黄”。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1952年时,因人与虎间发生冲突,化龙山下的一个农民曾打死一只华南虎;1956年石砦乡康熙沟群众捡到一只跌死的华南虎;1981年石砦乡小河垴的群众发现一只华南虎幼虎。

让当地政府兴奋的是,被列为世界最为濒危物种和第一需要保护虎种的华南虎,在消失多年后,近年来却屡屡有群众报告在镇坪现身:2004年6月中旬,镇坪化龙山千家坪森林公园的一匹300余斤的马被不明动物吃掉;2006年6月,曾家镇鱼坪村的两名妇女在村里的大山上挖药时,被一只体色黄且艳,身上有多道横纹的不明动物追赶;2007年5月18日,家住曾家镇星明村的朱秀凤挑水时,发现一个很粗很大、毛发呈黄色、夹杂白色条纹、差不多有一头小牛大的动物。

……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英雄 周正龙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