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虎科学争论何必“提头来见”
“我敢以脑袋担保华南虎照片有假。”
“如果有假,我可以去坐牢,我儿子跟我一起坐牢。”
野生华南虎“重现人间”,因照片的真伪之争,终究演变成一幕“赌命”的闹剧。一个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一个是“拍虎英雄”;一个以命起誓,一个拉着儿子赌咒。
我相信,这不是人们希望的局面,也不应该有最终的结果。更多关心这场争论的人们,期待的是野生华南虎有无的真相,期待基于科学的真相探究。可惜的是,站出来质疑的这位专家“以脑袋担保”,与拉上儿子一起坐牢的“拍虎英雄”没什么分别,很难让人感觉到科学研究者应有的理性态度。
科学问题的最终判断,必须基于科学的理念与科学的手段,需要的是心平气和的研究、比对、鉴别,而不是意气用事的吵架、赌咒、起誓。以“赌命”的粗残方式对待科学问题, 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和文明的践踏,不是一个科学研究者应该张扬的习性。
这场(本不该发生的)“闹剧”究竟怎样谢幕,似乎本来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野生华南虎的有无,完全可以交给相关的科学考察,而不必凭一两个专家坐在办公室指天发誓;照片的真伪,当事者和当地政府尽可以拿出底片,交由权威的摄影技术专家来进行鉴别,而不必遮遮掩掩。
遗憾的是,这场本应基于科学的争论和真相探究,却因当事人行事的“独特”与“骇人”,变得与科学越来越不沾边,离真相越来越遥远。事到如今,也许争论者关心的压根儿不是野生华南虎的有无,而只是照片的真伪,以及随着真伪分晓之后某个“赌命”者的尴尬失措。
最近国家林业局等有关方面介入调查,有关人士表示不去鉴别照片的真伪,只考察野生华南虎存亡的证据。这是明智的——那些照片的真伪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只不过在这场“赌命”的闹剧中,它把人们最关心的野生华南虎挤出了视觉中心。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科学的轨道,也许会有真相,也许没有真相。但这毕竟是一种态度,一种科学的态度,一种令“赌命”者汗颜的态度。只是不知,两位“赌命”的先生会作何感想?
作者:张显峰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