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2星系中发现新的中型黑洞

在M82中,钱德拉和牛顿X射线望远镜观测下的两个中等质量黑洞之一同一颗巨星,或者是超巨星,一起锁定在了一个日渐接近的旋转轨道上;而另一个黑洞的质量似乎已经大到可以直接吞噬周边的气体。两者分别模拟出导致早期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的一种机制,冯骅解释说。

在描述最早的大质量恒星会如何继而形成早期星系时,哥本哈根大学的Vestergaard说道:“超巨或超超巨恒星先出现。它们的质量非常大,但寿命非常短——作为巨大超新星爆炸了。”

“在那个过程中,”她补充说,“[恒星的]星核很容易在某个质量范围中内爆,形成最初的黑洞。” “超大质量恒星先出现,并很可能‘种下了’后来变成超大质量黑洞的种子。”她解释说,“这些种子可能有100到1000个太阳质量的大小。”

这些最初的“种子黑洞”会是最初星系产生的必要的前体吗?

“它们可能是星系的种子。”Vestergaard回答道,“答案可能是一种进化式的进程,两者在这个过程中几乎同时出现。而简短明确的回答是,我们还不知道答案。”

美国天文学家Kaaret补充道:“最早恒星和最初星系的形成是一个时下非常热门的问题,目前有很多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最近关于仅由宇宙大爆炸后的氢和氦产生的最早一代恒星的研究暗示,这些星星非常早以前就形成了,甚至在任何一个星系有机会形成之前它们就存在了。”

Junichiro Makino说,早期宇宙的年表中可能包括了“来自紧密结构星团中逃逸合并的结果的”最初“超大质量恒星和大质量黑洞”的诞生。

冯骅强调,大爆炸之后的宇宙膨胀实际是无形地进行的——跨越了可能几亿年——直到第一颗恒星的诞生。在天文学中,他说:“这被称做黑暗时代。”

“第一颗恒星产生了第一道可见光,以及各种波长的光子。”他解释说。这第一波大质量蓝色恒星中的一些可能接着变形成为年轻宇宙中的第一代黑洞。

同时,尽管中国已经在载人火箭发射领域被视为新兴力量,冯骅表示“我们目前在天文学方面还只是一个小国家。” “但是现在政府正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建造好的望远镜。”他说。这些包括最新的建于地面的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也称郭守敬望远镜),它相当于美国的斯隆数字天空勘测计划望远镜,他说,“但是指向天空的不同地区。”

他补充道,在建的还有将于2014年投入使用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它将致力于寻找被星尘团遮盖的超大质量黑洞;以及将发射至太空的、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和法国空间局共同建造的空间变源监视器(SVOM),它将用来研究伽玛射线爆发。(神秘的地球www.uux.cn


EurekAlert!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