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曾经和现代人杂交
科学家从一块尼安德特人的遗骨上提取DNA
时间 大约在5万年前
科学家还发现,不同地域的现代人身体里含有的尼安德特人DNA的数量并不一致。与非洲人相比,欧亚大陆的现代人,其DNA与尼安德特人更为相似。多数科学家认为智人于6万-5万年前走出非洲,来到欧洲。他们于是推测尼安德特人与智人杂交的时间大约是在5万年前。
不过,对他们的发现还有一种替代性的解释。这种解释有点复杂:或许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共有的那些基因是从他们的共同祖先那里带来的。那为什么欧亚大陆人身体里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更多呢?原因可能是现在的非洲人已经不是走出非洲时的非洲人种了,而是换了一拔儿人,所以身体里已经没有那么多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格林表示,他们不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也不能证伪这种说法。
那么,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在我们身体里起到什么作用呢?加州大学的格林(Richard Green)表示现在还没看出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在我们身体里有什么重要性:“这些遗传信息散落在人类基因组里面,只是一些线索,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如果这些基因有什么适应上的好处,我们应当已经发现了。”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斯汀格(Chris Stringer)教授则表示:“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共有的基因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下一步令人兴奋的研究肯定会聚焦于此。”
延伸 未能推翻“走出非洲”论
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的关系对研究现代人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大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的祖先于5万到6万年前“走出非洲”,沿路替代了当地繁衍的各种古人类。被智人替代的古人类既包括尼安德特人,也包括元谋人、北京人等等曾经出现在中国的古人类。而弱化的“走出非洲”理论认为现代人的祖先曾经和欧亚大陆的其他古人类有过少量杂交。不过,也有人持“多起源”论,古人类学家黄万波就认为中国人就源自北京人等中国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曾杂交”的理论,是否可以推翻“走出非洲”论呢?
人口模型显示,当一个殖民群体和一个土著群体发生杂交,那么只要有很少人次的杂交,就会使土著群体的基因在殖民群体中广泛扩散。在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的风流事儿中,现代人就是殖民群体,尼安德特人是土著群体。从研究得出的数字看,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在现代人中扩散得不怎么给力,说明这样的杂交非常少。
“走出非洲”理论最重要的建构者之一斯汀格表示,这个理论并不足以推翻“走出非洲”理论。他说:“这个新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尼安德特人和我们不在一个分支;当然,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个发现暗示过去尼安德特人曾经和我们有过一些杂交。”
那么,可不可以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来证明中国人的起源呢?黄万波说,中国古人类化石太少,很难做这样的测定。
相关研究
凡尼索瓦人也“留种”
去年12月,《自然》杂志刊发一篇文章称,美国加州大学格林领导的科学小组运用和尼安德特人研究类似的基因测序技术,确定在西伯利亚南部山洞中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属于一个新人种。
虽然留存的化石只有一段指骨和一颗牙齿,科学家们还是成功地提取了DNA。认为这一类群是人类家族绝灭的旁支,暂名为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研究者们通过比较尼安德特人、智人与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序列,发现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关系(由同一祖先衍生的两个分支)。令人惊奇的是,研究者们还发现丹尼索瓦人的部分基因序列仍存在于现代美拉尼西亚人的身体中,这部分基因占美拉尼西亚基因总数的4%到6%。这说明美拉尼西亚人的祖先和丹尼索瓦人曾经有过杂交。“人类的故事越来越复杂了”,格林说。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