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最大规模科学考察在罗布泊展开

小镇的生活是与水的战斗

在车行了6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罗布泊镇。罗布泊镇位于若羌县东北部,处于罗布泊中心区域,西北与新疆尉犁县为邻,北与哈密市、鄯善县接壤。这里是中国最年轻的一个镇,2002年4月4日,罗布泊镇才挂牌成立。罗布泊镇也是全国最大的一个镇,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但这里也是全国镇中心面积最小的一个镇,全镇只有散落在马路边的数十间房子。镇政府也位于马路边,是一栋二层的简易板房,镇上没有学校、没有医院,就连一盏红绿灯也没有。

罗布泊镇所在的地方原本是一片无人区,小镇是随着钾盐矿企业的出现而诞生。

早上8点,天刚刚亮,太阳还没有升起,40岁的颉凤英早早起床。她经营着一间看似普通的小超市。这间超市的外墙由砖块搭建而成,没有粉刷,房间里没有天花板,房顶覆盖着一层塑料。这间小超市虽然简陋,但绝对不同寻常。超市这一现代文明的产物,进入到了罗布泊,无疑具有象征意义。

颉凤英每天的生活,都是在与水战斗,她会用最少的水洗脸、刷牙,洗澡在这里绝对是奢侈的事情。在镇上,她一般不洗澡,一直等回到哈密时再进澡堂。 水在当地是最奢侈的物品之一,镇上所有的水都要从附近的钾矿公司购买,一吨水50元,另外还要加每吨20元的运费。

小镇上有一家四海旅社,有四五间房,这里曾是矿业公司初创阶段员工工作和休息的地方,如今成为了镇上规模最大的旅社。与众不同的是,这家旅社完全修建在地下,用作卧室的房间没有窗户,只有门与外界连通,这种深入地下的房间当地人称之为“地窝子”,是罗布泊镇的居民的普遍的居住方式。

死亡传奇仍在上演

小镇虽然在地理上与世隔绝,但并不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小镇上甚至还有一间网吧。 小镇上还没有发电厂,所以每家每户都买了发电机,靠自己发电自用。

但有人居住的小镇,并不能改变罗布泊生命禁区的称号,在这里超过99%的地方依然是无人区,离奇的死亡故事一直在这里上演。

1949年,一架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飞机在鄯善县上空突然失踪。直到1958年,才在罗布泊东部被发现,机上人员全部死亡。1990年,哈密有7人乘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时失踪。

1995年夏,3名农场职工乘一辆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失踪,后来人们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汽车完好,车上还有水、汽油。

所有的故事当中,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的离奇失踪显得最为传奇。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带队在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时,在库木库都克失踪,此后国家出动大批人员进行多次拉网式搜寻,但不见任何踪影,直到现在仍未找到他的遗体。

全国最干旱的地方

罗布泊流传的死亡的故事与当地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首先是夏日的奇热。

在夏季,罗布泊的地表温度高达70~80℃。下午三四点时,帐篷里温度很高,蜡烛会自动弯下,巧克力糖融化成水。下午考察队员也不呆在帐篷里,都躲避在车底下避暑。

还有一个警犬三条腿走路的故事让夏训诚记忆犹新。1980年6月,为了找失踪的彭加木,搜救队请求派出几条警犬支援。后来,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滚烫的地面上,警犬竟然用三条脚走路,剩下一条脚轮换着休息。

罗布泊被称为生命禁区,还源于当地的极度干旱。夏训诚说,罗布泊几乎终年不降水,一年降水量仅为10毫米,但一年的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到4000毫米。空气相比湿度为零,这个也是绝无仅有的。由于极其干燥,晚上把皮鞋脱下来,皮鞋会变形。

目前,科考队正在收集罗布泊气象资料。“看这里能不能定义为全国最干旱的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