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远古文明

40年来,人们开始把考古的目光从大陆转向海洋,以期有更惊人的发现。果然,人们在古巴大陆架下发现了一个面积5公顷、沉没海底近1万年的古建筑群,内有多条街道,路面都是用石板铺成的,石条门框,石块雕刻,甚至还有石板棺材,俨然是个石头的世界。回万多年以前,人类刚刚进入新石器时期,怎么可能有如此的建筑技术呢?难道雕刻石像、开凿石料的工程都是用石器和骨器完成的吗?

1919年前后,根据卡罗林群岛的土著人传说,南马多尔一带有大量的宝藏,欧洲、日本、中国的探宝者纷纷前往。后来日本接管了该处,派潜水员下洋觅宝。潜水员都报告说,水下有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城市,街道、石柱、石房上都长满了珊瑚。这座城堡据估计是由40万块玄武岩石筑成,每块石板长3.6-8米,大多重10吨以上,还有一条875米长的围墙,最高处可达14米。这座城堡沉入水底同样有1万多年了。大洋洲上的许多孤岛本来就不适合人类大规模居住,在远古的年代是什么人到此搬动10吨以上的石块建筑了这样一座城堡呢?

这些远古的遗迹使科学家们迷惑,因为人们无法确知这些遗迹的准确含义,也无法将它们所代表的文明程度与我们已有的历史知识统一起来。

根据现代天文学的研究,距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叫天狼星,它的直径是太阳的2倍,大约离我们有8.7光年(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光行进一年的距离称为光年)。据古史记载,天狼星的颜色曾经发生过从红到白的变化,这引起了古天文学家的疑惑。19世纪中叶,一位名叫白塞尔的德国天文学家发现,天狼星的运动呈有规律的波浪式变化。于是,他大胆假设天狼星应该还有一颗伴星,它们组成一个双星体系。不久,天文学家就在天狼星的旁边找到了这颗伴星,它的亮度为8 等星,人们的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天文学界将这颗伴星称为天狼B星,它是一颗由红巨星衰变而成的白矮星,本身密度极大,每立方厘米重达100吨。但从红巨星通过大爆炸衰变成白矮星,一般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人类至今还没有观察到一例。

20世纪30年代,一位法国科学家深入非洲马里共和国西部与世隔绝的荒漠地带进行考察,不意间发现了一个叫达贡的土著部落。他们很落后,当时还过着原始人一样的生活。但是,就是这个落后的部族却让法国科学家大吃了一惊。

他们告诉来访的法国人说:天狼星有两颗卫星,其中一颗叫"波"星(天狼B星在达贡人的土语中被称为"波"星),"波"星是所有星中最小而最重的星,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不久,"波"星突然发生大爆炸,以后逐渐变暗,天狼星的颜色变化就与这次大爆炸有关。更令法国科学家惊讶的是,达贡人竟然知道天狼星的旋转周期是50个地球年,并说天狼星还有一颗C星,那是一颗纯水的星,比地球上的水要多得多,它的重量是天狼B星的1/4,旋转周期也是50个地球年。好一个达贡人,让法国人差点惊掉了下巴。人们无法想象,一个与世隔绝的土著部落对天狼星的了解竟比天文学家还要多,他们的这些知识是从哪里学到的呢?

神秘的埃及金字塔中不断有新闻出现。一组来e日本的考古学家与埃及专家合作,共同对神秘金字塔进行了新的考察。结果,他们在金字塔内发现一具男童尸体,年龄大约10岁左右。在这个男童的胸腔里,有一个很像心脏的仪器,是经过精密的外科手术安装进去的。人造心脏的研制成功是20世纪80年代人类医学的创举,谁能相信上述发现是远古时代的杰作?谁能想象一群原始人在点亮的火把下,用笨拙的石刀剖开这位男童的胸腔,将一个制造精美的人造心脏植人体内,再用粗糙的羊毛线将创口缝合起来,于是奇迹发生了,这个男童竟活蹦乱跳地走下了当作手术台的石板。这可能吗?

同样,世界许多不解之谜至今还静静躺在一些古老的图书馆里,从这些图书馆保留的上古文献中,我们读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文明社会。

中世纪的天文学家柯帕尔尼克斯,他首先提出了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观点。但他在向罗马教皇提交的论文序言中却写到:"我是在读了古人的书之后,才有地球是运动的这种看法。"我们已经无法知道柯帕尔尼克斯读的是什么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读的书比人类认识到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观点要早得多。

公元 7世纪,亚美尼亚著名学者A·希拉卡奇也见到过同样内容的古籍,这些古文献记载说: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体。另外,犹太人的经典《巴拉》也说到:"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像球一样旋转着。当其居民有的在下面时,其他的人就在上面。当地球的某一地区是黑夜时,其他地区就是白昼。还有,当某一地区的人在迎接黎明时,其他地区正笼罩在夜幕之下。"奇怪的是,什巴拉》显然不是这一观点的发现者,它也是在转述更远古的文献。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中世纪的哥白尼第一次主张太阳中心说,认为地球是围绕太阳在旋转。为了坚持这一科学的发现,布鲁诺竟被意大利教会以异端邪说的罪名烧死在百花广场。而上面我们提到的几种文献都比哥白尼早了几百年,有的甚至几千年,如此说来,布鲁诺的死简直是命运开的一个恶意的玩笑。

18世纪,有一位名叫斯维伏特的著名作家,他非常留心上古的文献。他在研究一些古代文献的时候,知道了火星有两颗卫星,并将这一发现公之于众。150多年以后,天文学家果然在火星的周围发现了两颗卫星,一颗名叫弗波斯,一颗名叫蒂摩斯,时间是1877年。而且天文学家观测到的两颗卫星运转的规律与周期,竟然与斯维伏特从上古文献中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

实际上,欧洲中世纪天文学家的许多科学发现,与其说是从观测天空中得来的,还不如说是从古代人的书中得到的。然而,这些记载于古文献中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呢?知识的主人又到哪里去了呢?印第安人的古文书《波波卡·乌夫》中这样写道:最早的人类"精通世界上的一切事情,他们环视一下四周,马上就能看透天体和地球内部的各个角落。他们连隐藏在深深黑暗中的东西都能看到。他们动都不动,转眼就能看透世界。也就是说,他们从自己所在的地方就能看透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无与伦比地聪明、贤明……"难道是这些人创造了上述来历不明的知识?他们与我们今天的人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