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关岭古生物化石被集体盗挖盗卖15年

化石被盗采后留下满目疮痍

  花鸟市场里的隐秘黑市

  刘秀成案发后,万氏家族不再在关岭的黄土塘村坐地盗卖关岭化石,而是将倒卖的前沿阵地转移到贵阳。每天的大多数时间,万石先都在黄土塘村那幢一层楼里看家。闲暇里,他偶尔会和村里人在320国道边打麻将。有时候,贵阳缺货了,妻子会给他电话,让他去村子里收购点化石。

  和其他化石贩子相比,万东花鸟市场“盛藏工作室”的郑朝阳算是新手。他手里的化石,有的是从万石先这样的二道贩子手里购买。在他那几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几块品相普通的海百合化石,以及一些贵州龙化石。

  真正的“好货”,在万东花鸟市场一楼一个光线昏暗的几平米仓库里。郑朝阳蹲下身,拉开仓库的卷闸门,里面堆满了品相不错,面积不小的海百合化石和鱼龙、幻龙化石。除此之外,在这个花鸟市场的背后一个窄小巷子的右侧,他还有一个差不多同样面积的化石仓库。

  像这样将关岭化石藏在各个隐秘仓库里的,不止郑朝阳一人。这些隐秘仓库,往往也是化石修理加工之地,里面堆放着一些木框和机器,三两个被雇用来的工人,正埋头对化石的“毛板”进行修理加工。贵阳市阳明花鸟市场18-15号的化石贩子应长发说,他仓库里的化石,至少要有几百万元才能买走。

  在关岭,盗卖化石二道贩子、大都来自新铺乡、永宁镇、关岭。盗掘化石有6个村寨的村民。而三道贩子,则大多来自广西、贵阳、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

  2006年,广西地质调查研究院的单勇教授曾捐赠了2万余件化石给柳州博物馆。单勇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他捐赠的不少贵州关岭的化石,大都是用自己收藏的一些本地无脊椎生物化石交换的,也有少部分是自己花钱购买的,但大多来自桂林奇石市场。

  南都记者在广西柳州调查时发现,位于柳州市东环路232号的柳州奇石城里的所有店铺里,并没有摆放一块来自关岭的化石,大都为当地红水河流域产的水产石,以及一些方解石等。

  而事实上,贵阳阳明花鸟市场的部分化石贩子表示,他们到现在仍有来自柳州的客户,只是“这些化石不会出现在柳州的奇石城。没有熟人引领,是找不到他们的”。

  在桂林的奇石市场,经过10多年的混乱局面后,已很难看到来自贵州的化石,但这并不意味着贵州的化石完全从桂林奇石市场消失,“部分转到地下了,没有熟人带去买,根本就不知道在哪里有化石卖的。”

  据贵阳当地的化石贩子透露,来贵阳这两个花鸟市场购买化石的人,除了买去当成礼品送人外,不少人是将化石收购至外省市场后,再以暴涨数倍的价格进行转售。“你可以在我这里购买价格的基础上,标注出5番的出售价格,最后至少能以3番的价格卖出。有的人一块板(化石),最少能赚个几万甚至几十万,也有的人一块板就赚了上百万。”

  掮客,同样出现在这个高额利润的化石黑市。

  他们曾数次出现在郑朝阳等化石贩子的店铺里。贵阳阳明花鸟市场的化石贩子付老四说,在这个行业里,掮客往往能拿到10%-20%的回扣。

  为了让买家放心,在购买化石后,有的化石贩子还请一些地质部门的专家开具了化石鉴定证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售出化石的“可信度”。

  据化石贩子透露,他们的一些化石诸如海百合和鱼龙、幻龙的化石都是加工过的。有些化石上的海百合的花或根茎,是从另外的化石板上移过来的,他们成为“移花”或“移板”。而一些龙化石被盗掘出来时,其头和尾部有时会受到损伤,之后他们会请工匠在这些化石板的尾部和头部雕刻,以让这些化石保持完整“在贵州的龙化石里,能有70%以上的完整性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的“化石”,则被专家认为是假化石。

  李淳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是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研究。他在接受南都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化石市场和我国传统的奇石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融在一起的,把化石放在奇石里面的一类。它要求化石尽量姿态好看,东西完整。把化石破坏以后,它就会尽量补、拼凑,甚至把完全不同的东西都补上去。按照奇石市场的审美体系去修饰。这样弄出来的东西就是完全的假化石。”

  也就是说,通过化石盗卖黑市流通出去的贵州关岭化石中,实际上有不少是假化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