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和研究散记

郧县人头骨化石

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将郧县人化石评选为"七五"期间和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就在于肯定它的重要学术价值。1992年6月4日,Nature杂志发表了我和艾丹的研究文章。在前一天,该杂志社真心诚意让对此举行新闻发布会。英国BBC电台还邀请了伦敦 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起源研究部主任史俊格尔(C.B.Stringer)和艾丹博士就人类起源问题进行电话讨论,不少记者采访了艾丹博士。6月4日当天,许多报刊以醒目的标题报导了这一发现。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新闻界的热闹话题。纽约《时代》报6月4日国际版:"A skulls inChina:Evidence of Early Humans Outside Africa?"(中国的两件头骨,怀疑早期人类源于非洲的证据);《加州信使报》6月4日:"湖北发现两颗头颅化石,动摇人类起源于一源理论";香港《明报》6月15日:"美国《计算机报》6月7日高技术版:"Study hints modern man"s brain capacity came"out of Africa".Evolution recast by skull find"(现代人脑量的研究挑战"源于非洲论",发现的头骨重组演化的理论)。6月8日,中国的内部小报《参考消息》指导"关于人类起源的重大发现"。一个月后,《湖北日报》的新闻:"对人类起于一源的传统理论提出挑战"。

这只是对郧县人化石报导的一斑,足见新闻媒体之热传导。记者热衷于"新"和"绝",所谓新,就是"新发现",提出"新理论";所谓绝,就是要"绝对""肯定"。许多报刊都报导"35万年前的直立人遗骸"。其实这些都是记者的生花妙笔为迎合读者心理的绝妙好辞。外国记者在采访艾丹博士时,一定要他说化石距今多少年。艾丹博士向记者说明,该遗址还没有正式的测年研究报告发表,仅仅做过铀系测年分析。这种方法的可靠测年范围是距今35万年内。铀系法测试结果只能     给出一个基数:郧县人化石层的年龄大于35万年。记者们便断章取义,出现了35万年前的與论。湖北日报记者采访我时,我详细说明了情况,强调这不是郧县人的真实年龄。记者依然发稿,实际上是误导读者。后来我们从地质和哺乳动物群的分析研究,参证多种测年研究的结果,认为郧县人生活在早更新世晚期,大约距今100万年前。

说郧县人化石是最新的重要发现,这是事实。说我们提出了新理论,这就过誉了。在人类起源的研究中,有多种理论、多种派别,长期争论不休。随着新材料的发现,某种理论的支持者或消或长,不断在变化。就一种理论本身,也在不断充实和更新。我们只是根据新发现的材料,阐述了我们的观战,支持某一种观战,赞成某一种学说,远没有达到创建一种新学说的水平。

世界上最早发现直立人化石的地点是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Jara)岛。荷兰军医杜步瓦(E.Dubois)经过几年的艰苦找,在特里尼尔村(Trinil)发现了头盖骨和大腿骨化石。1894年,杜步瓦发表了他的论文。他认为这些化石标本是现人人类祖先的遗骸。骨原始,有些像猿的特征;股骨表明他能直立行走,便用"猿人"(Pithecanthuopus)作为属名;"直立的"(erectus)作为种名。正式的拉丁文学名便是Pithecanthropus erectus,直译为"直立猿人"。杜步瓦的论文被教会视为异端邪说,发动强大攻势来反对他的观战。在强大的教会压力下,杜步瓦沉默了。他所发现的化石标本在箱柜中尘封了28年,直到1929年北京人头盖骨被发现,才解放了爪哇人,使学术界承认"直立猿人"是人类的祖先。在这段时间里,直立人化石主要集中发现于亚洲,如爪哇猿人、北京猿人等,便认为人类起源亚洲,这便是"亚洲起源论"。当时认识人类的历史只有100万年。

就在"亚洲起源论"还相当流行的时候,在非洲南部有了惊人的发现。1924年澳大利亚的达特(R.Dart)在南非的汤恩(Taungs)发现一件大约6岁左右的儿童头骨,定名为南方古猿非洲种(Arstracopithecus africanus)。随后又有人相继在其它4处地点发现新的化石,共发现大约代表50多个个体的数百件材料,还另外建立了新种,如Arstralopithecus robustus(南方古猿粗壮种)等。这些化石生存的年代大约在距今150万年前。
正当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南部寻找南方古猿的活动方兴未艾之际,另一处重要的化石宝库被打开。这就是非洲东部的奥杜韦峡谷(Olduvaigorge)。1959年,路易斯.利基(Louis S.B.Leakey)发现"东非人"(后来定名为南方古猿色氏种),距今180万年。1974年,鸡翰逊(D.C.Johansos)等人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一具代表成年女性的骨架化石,取名叫"露西"(Lucy)。她比非洲种更原始,定一个新种:南方古猿阿法种(A.afarensis),距今约350万年。在奥杜韦峡谷发现许多头骨化石,根据其典型特征归入人属,定名为"能人"(homo habilis)。年代大约距今200万年。在图卡纳湖(lake Turkana)东岸发现了KNM---ER1470号人,距今200万年前。在莱托里(Laetoli)发现人属下颌骨,距今360-377万年。与这些化石伴生的还发现有丰富的石器。由于这些材料特别丰富,形态特征又非常原始,年代又比亚洲发现的材料早许多。于是科学家便提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这就是"非洲起源论",简单化地说,认为人类演化从南方古猿阿法种,经过能人、直立人演化成智人,进而演化成现代人。
现代人的起源是人类学领域争论相当激烈的话题之一,共主要观战可归纳为两大类:一部分学者在认为是非洲直立人发展演化成智人,然后迁移扩散,分布到其它大陆,取代了当地的原始居民。这便是"取代论",或称之为"原于非洲论"。依照这种理论,只有非洲的直立人才是今天人类的直系祖先。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现在分布在世界各大洲的居民是由亚洲、非洲和欧洲的直立人发展演化成智人,然后进化到现代人。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不断地迁徙、交流与融合,发生基因交流。这便是"多地区进化论"或者说是"地区连续性演化与基因交流"。就在这两种争论热烈,互有消长的时候,分子人类学加入了讨论,出现了一种"夏娃理论",将"取代论"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