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和研究散记

郧县人头骨化石

是古猿,还是古人类

郧阳地区博物馆向湖北省文物普查办公室了这一发现,同时寄送了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化石被钙质胶结物包裹得很严实,只有星星点点的牙齿珐琅质露出;这些珐琅质点断断续续分布,明显地呈弧形。我据此判断,这不像一般的哺乳动物化石,很可能是一个重要发现。我随即给地区博物馆挂电话,告诉他们三条意见:一、这件标本很重要。它不是一般的哺乳动物化石,要保护好。二、这个地点很重要,要做好保护工作,将来还要再进行调查。三、省文化厅将尽早派人来郧阳观察标本并到现场调查。

7月上旬,陈树祥和我再次来到十堰市,在地区博物馆见到了这件标本。由于包裹化石钙质胶结物非常坚硬,我花了两天时间,才仅仅把牙齿嚼面的胶结物剔除干净,暴露出整个齿弓。16颗牙齿全部在位,只是牙齿破损较严重,有的齿冠已全部断失。齿式为2·1·2·3,即自中线分开,左右两侧各有2颗门齿,1颗犬齿,2颗前臼齿,3颗臼齿。这是高等灵长类的基本齿式。门齿着生较陡直。犬齿齿尖与齿列嚼面平齐,不突出;犬具前后均无齿隙。前臼齿为双尖。臼齿特别大,且宽度明显大于长度。臼齿还有一个特点:第二臼齿大于第一臼齿;第三臼齿大于第二臼齿。齿弓近于U字形(人类的臼齿正好相反,第一臼齿最大,第三臼齿最小,齿弓呈抛物线形)。根据暴露出来的齿弓及牙齿特征,我不能认定这件标本是古人类头骨化石,只能说"有可能是与远古人类极为亲近的一种古猿类"。究竟属于哪一种,还是待修理工作完成后再做进一步鉴定。据此,郧阳地区博物馆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了有关湖北郧县曲远河发现古猿头骨化石的消息。

这次,我们还在曲远河口做了实地踏查。其间,在学堂梁子北坡发现了不少含化石的结核块,其中有一块貘上颔骨还附有4颗颊齿;还在学堂梁子顶面上采集到了一批石制品。经过这次调查,大家初步认定学堂梁子很有可能保存有埋藏化石的地层,应当进行考古发掘。

究竟这件头骨化石属于哪个属种?这一直令我萦心系脑,难以释怀。查阅手边已有的资料,不能得出明确的鉴定结果,于是我萌发了到北京去向专家请教的念头。

1989年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60周年,这年10月将在北京房山进行纪念活动和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笔者应邀将参加这次会议,我决定把握好这个请北京专家鉴定标本的极好机会。经请示省文物主管部门同意,9月14日,我带着这件化石标本来到北京做进一步鉴定。当天晚上,我便去造访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贾老是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研究资深专家(我国发现的6件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其中3件就是在他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时发现的),是国际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贾老家里,我小心翼翼地捧出被钙质胶结物包裹的化石。贾老反复观察后连声说:"这是件国宝!你们的发现太重要了!"我征求贾老对标本的鉴定意见。贾老说,由于牙齿还没有修理出来,现在仅仅只能看到牙齿嚼面,头骨由于被胶结物包裹而看不清楚,因而,它的属种鉴定还有一定的困难;要先修理标本,至少先把牙齿修理出来后再说。我向贾老请教,要不要在这次会上报告这个发现。贾老说,鉴于这个标本是一个重要发现,在对它的鉴定还未做出之前,最好先不向国际上宣布。贾老最后强调:现在要做的第一件工作是对标本进行修理。

在京期间,我还携带这件化石去拜访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先生。黄先生是古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位资深学者,他参加过蓝公王岭的发掘;在主持和县龙潭洞和巫山龙骨坡的发掘工作中,又分别发现了和县人头盖骨化石及巫山人化石。同贾老一样,黄先生一见这件头骨化石也非常高兴。他连声说:"好!好!"他也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对标本进行修理,并建议请该所技工长绍武来承担这一任务。我们和长绍武同志见面并说明来意后,他当即爽快地答应了此事,并且商定先修理牙齿部分。

贾兰坡教授非常关心标本的修理工作。标本在京修理期间,他曾多次到修室观察标本,关心标本暴露出来的形态特征。

经过长绍武同志一个星期的精心工作,化石的全部牙齿及硬腭部分都修理出来了,暴露了全部牙齿和上颌牙床骨。16颗牙齿的保存状况不理想:2颗内侧门齿破损严重;左侧第一臼齿为龋齿,齿冠大部损坏;右侧第二和第三臼齿齿冠在挖取时被损坏;其余牙齿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齿冠珐琅质布满裂纹。头骨受到挤压,两侧牙齿都有点向左偏斜。齿弓呈U字型。贾老还注意到这件标本牙齿四个方面的特征:1、门齿着生较陡直;2、犬齿不突出,前后均无齿隙;3、臼齿从前至后增大,第三臼齿尤其宽大;4、齿弓近似于U字形。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这件标本应属于南方古猿粗壮类型。与贾在一起工作的顾玉珉教授也认为这件头骨属于南方古猿。

中国有南方古猿吗?消息经新闻媒体一公布,马上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学者对此怀疑态度。早在1968年发掘湖北建始巨猿洞时,曾获得一批巨猿牙齿化石和其它灵长类材料,其中有4颗高等灵长类牙齿,这些材料经高建先生研究后,认为属于南方古猿(高建,1975),但观察过这几颗牙齿的学者却很少有人支持这一观点。现在说郧县发现南方古猿头骨化石,更是学海生波。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吴汝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给湖北省文化厅写信,说他对"南猿"的鉴定意见表示怀疑,建议不要做过头的新闻报道。吴新智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也给笔者写信说,牙齿可能有很大的个体变异,如果把整个头骨修理出来后,鉴定结果会更科学些。

我们积极采纳了这些意见和建议,决定先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紧标本修理工作,使这件头骨化石完全暴露其形态特征,以提供更多的科学信息;二是对发现化石的地点做进一步的调查和发掘,以期获得更多的与化石相关的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