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导航卫星布局

美国GPS系统

设计方案: 24颗        完成时间: 1995年

最新进展:2010年5月13日,美国德尔塔4号火箭发射了首颗改进型GPS二代导航卫星GPS-2F,其后还将在本年度再发射两颗。GPS-2F卫星具有更强的抗干扰和抗打击能力,而且可以自主运行60到180天,寿命也延长到15年。与此同时,为满足未来30年系统技术扩展和用户需求而制定的第三代GPS计划也有提前部署的可能。

俄罗斯GLONASS系统

设计方案:24颗            完成时间: 1996年

最新进展:截至2010年2月,共有18颗GLONASS卫星处于在轨运行状态。由于GLONASS卫星寿命短,组网后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及时替代,从1999年起处于瘫痪状态,不能单独提供全球导航卫星服务。俄罗斯预计2010年将分3次发射共9颗GLONASS卫星,使这一系统恢复正常。

欧洲伽利略系统

设计方案:3颗静止轨道卫星

设计方案:30颗中轨道卫星     完成时间:最初预计2012年完成全球覆盖

最新进展:2002年启动的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一直不够顺利,计划超支和各成员国之间利益分配问题导致该计划滞后于原计划近6年。今年11月,联盟火箭将发射两颗伽利略在轨实验卫星,与此同时,由德国OHB公司制造的14颗工作型伽利略卫星将从2012年7月开始陆续交付。从2012年开始,阿里安公司的联盟号火箭将以一箭双星方式分5次把10颗工作型伽利略卫星送上轨道。

中国北斗系统

设计方案:5颗静止轨道卫星

设计方案:30颗中轨道卫星            完成时间: 预计2012年实现亚太地区覆盖,2020年完成全球覆盖
最新进展: 2010年1月17日和6月2日,中国的长征三号丙火箭成功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三颗和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网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

日本QZS系统

设计方案:3颗        完成时间: 无

最新进展: 今年8月,日本预计将发射首颗导航卫星“准天顶卫星一号”。这个系统由3颗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组成,与赤道平面有一定夹角,但从日本本土来看,始终有一颗卫星保持在靠近天空顶点的位置。由于高楼林立,日本城市中GPS卫星的定位精确经常出现问题,QZS系统可以与GPS系统配合,减少障碍物的影响,提供高精度的定位。

印度IRNSS系统

设计方案:7颗       完成时间:  无

最新进展: 印度的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计划由7颗卫星和一个大型地面控制段组成,所有研发和生产都将在印度完成。

尼日利亚NIGCOMSAT-1 SBAS系统

最新进展: 在2008年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后,尼日利亚宣布,作为一个非洲国家,该国也准备进军全球卫星导航领域。


三联生活周刊〔资料来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导航 全球 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