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处关键阶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运行安全稳定可靠精度高

  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

  戚发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个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

  今年1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三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开放服务是向全球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测速和授时精度高。授权服务是为有高精度、高可靠卫星导航需求的用户,授权提供更好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记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什么要走自主创新之路?

  戚发轫:研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需要自主创新。一是各国国情不同,科技和经济发展各异,不能盲目地照搬国外模式;二是任何一个国家航天核心技术是不会随便转让的,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可以说,研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全是中国人用自己技术、自己材料、自己创新理论造出来的,具有完全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

  2000年,经过广大航天科研人员几十年的共同努力,我国初步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国家,与GPS、格洛纳斯、伽利略系统成为世界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记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如何实现自主创新?

  戚发轫:自主创新要靠人去实现。首先要尊重人,创造出一个让人敢于创新的环境和动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部门大力支持。正是有这样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工作才进展顺利。

  应用发展前景非常广泛

  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发展前景?

  戚发轫:进入21世纪,卫星导航定位的业务服务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是各航天大国争相发展的空间应用领域。为提高导航定位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美国正在致力于发展新一代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俄罗斯也在更新格洛纳斯系统,欧盟也在升级伽利略导航定位系统。

  与美国GPS系统单向传递信息相比,“北斗系统”优势在于具有短信息双向通讯功能,中心站可以马上联系到所有的终端。这对车辆监管、调度以及船舶救险至关重要,更加适合物流企业、铁路、船舶、长途车辆使用。如今,借助导航电子地图产品,中国驾车族们轻松游四方的美梦已经成真。


(来源:解放军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