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馆名: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地下
■特点:以介绍古人类为主题的遗址类博物馆
■建馆时间:2001年12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
■镇馆之宝:古人类遗址地层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位于东方广场脚下,地铁1号线王府井站的A出口。也正因为这座博物馆,地铁1号线的A出口被很多人形象地誉为“通往祖先家园的出口”。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于1996年东方广场施工时被发现,经科学鉴定,是北京城内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遗址,距今约2.4万至2.5万年。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是继周口店之后,北京地区又一远古人类遗存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在国际大都市中心发现如此久远的古人类文化遗存。为了妥善保护这一珍贵的遗址和出土文物,展示两万多年前北京地区的环境风貌和祖先的生活场景,兴建了这座博物馆。今天,就让我们对2.5万年前的祖先家园进行一次跨越时间的回访。
■镇馆之宝——50平方米的距今2.5万年的遗址地层
走进博物馆的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约50平方米的四方地块。据讲解员介绍,这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王府井古人类2.5万年前生活的遗址地层,这块遗址距地表12米。当时在东方广场施工现场,考古人员发现的遗址地层约2000平方米,共两层,一层位于距地表11米处,另一层为距地表12米处。两处遗址地层都含有炭屑、石器和骨制品、骨化石,这说明人类不止一次地来过此地。现在博物馆展示给参观者的是距地表12米的遗址地层。我们看到这块遗址地层呈黄褐色,土质和我们现在的土质大致相同。不过讲解员介绍,当初这块遗址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地层并不是这种黄褐色的颜色,而是一种红颜色,这些年遗址地层暴露在空气中就逐渐变成了现在的颜色。
■有心人偶然发现的王府井古人类遗址,挖掘中使用的工具
在博物馆的展柜里,有把小铲子、小刷子,这是当年挖掘王府井古人类遗址所用的部分考古工具。虽然王府井古人类遗址有着丰富人类遗迹,但是它的发现却缘于偶然。1996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在读博士岳升阳在东方广场工地中,看到由挖掘机铲斗划出的印迹上有黑色擦痕。当岳升阳小心地将擦痕表层的土质刮掉,发现了炭屑,找到了一些碎骨化石和被火烧过的骨头,特别是他还找到了数片人工打击形成的燧石片。
12月28日早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超荣和岳升阳一起坐着早班车赶到王府井,他们蹲在冰冷的工地上,整整挖了一天,随着发现的骨头、碎石数量的增多,李超荣越发坚信这将是北京平原地区最大的古人类活动遗址。随之由多家单位参加考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