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北京人”头盖骨?

  “盗窃者是美国人,他们转移和运走了这些珍贵化石。我只是想听一听裴先生您,作为化石的发现者和令人尊敬的科学家,所了解的情况和看法。”

  “我在西城的兵马司上班,协和在东城。两者相距甚远,那时发生了什么无从知道,何况细节!”

  “北京人标本到底存放在什么地方?”

  “应该在协和解剖系的地下室。”

  “具体负责的是谁?”

  “掌管在美国人手里,具体是谁,怎样保管,我不清楚。”

  “是谁最后看到了化石?”

  “应该是美国人和包装它的人。”

  “您最后看到是什么时候?”

  “大约是美日开战前的一个月,我因为要找一块标本研究,到过地下室。”

  没有从裴文中嘴里得到任何信息,锭者繁晴马不停蹄,在几天之内,走访调查了协和医学院几十个和“北京人”化石的研究、保存相关的人员。在天津的瑞士仓库,他翻开了全部可以检查的箱子、行李,核查了能够找到的全部疑点,结果还是一无所得。1943年,无颜回国的锭者繁晴,在北京的一间小公寓里剖腹自杀!

  这可奇怪了,锭者繁晴是日本方面派出的王牌侦探,因为完不成上级交代的任务,竟然不惜走上黄泉路,莫非,日本人真的不知道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还是,日本上演了一出“贼喊捉贼”的闹剧?

  中国人在找,日本人在找,美国人也在找,自从北京人头盖骨神秘丢失的那一刻起,有关头盖骨下落的线索就层出不穷。每一条线索,都在事件历史的回溯中,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战败。作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以及保管、丢失事件的重要知情人——裴文中在二战结束后,立刻写出了一份详细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裴文中提供了这些信息:(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中央社东京专电:“盟军最高总部称:前为日军窃夺并运至东京之北京人骨骼现已发现。”(民国)三十五年一月一日,北平《英文时事新闻》载有路透社电:“东京帝国大学已将此无价之骨骼标本运赴盟军总部。”

  从这些当时的英文报摘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战争中北京人头盖骨的确被带往日本,存放在东京帝国大学,而战后,这些标本已经由日本交给了美国人。各大通讯社发出的言之凿凿的新闻,让人们不难看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北京人头盖骨的确是被日本侵略者劫走了;二、日本方面已经将头盖骨上交盟军。

  1945年,日本战败。作为战胜国,中国在战后迅速派出使团赴日本,参与受降等有关事宜,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先生作为使团高级顾问,负责在日本考察和索回被掠走的中国文物,而重中之重,就是查询和找回“北京人”头盖骨。

  1946年3月,在东京,李济见到了驻日美国海军司令斯脱特。但是,斯脱特司令的回答却使李济十分失望:盟军司令部已经就中国政府此前的要求,根据报端的信息查问过东京帝国大学。回答是,没有任何根据证明“北京人”在东京或者在日本!

  原本白纸黑字的官方通讯社电讯,到了日本却变成了一团迷雾。这是日本人在捣鬼,还是美国人在掩盖?

  从李济向盟军提交调查报告整整两年之后,盟军才给出了回复。

  日本外务省民间财产局,是二战后归还被侵略国物资的执行部门。在这份发给盟军总部民间财产管理组的报告上,日本外务省民间财产局表示,头盖骨化石并没有在日本被发现。他们同时还表示,1941年12月在秦皇岛及其周围驻扎的日本部队的相关资料已经丢失,该部队人员姓名和现在的地址不详。这样一来,中国方面通过调查驻扎部队来寻找北京人头盖骨的线索,就此中断了。

  盟军总部随即向中国使团发出了公函,告知了这一情况。还作出了“一旦得到有关北京人化石的新情况,立即转告”的承诺。

  从1946年4月30日,中国驻日代表团向盟军提交寻找申请算起,到1948年9月18日,盟军总部返回官方权威的调查备忘录,经历了整整两年半的时间,但一无所获。在备忘录中,美军做出的追查北京人化石的承诺,也再也没有下文。

  如果北京人头盖骨没有进入日本本土,莫非,它丢在了中国?

  装载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军用提箱,上面写着美军军医的名字。

  威廉·弗利,二战时期美国的军医,头盖骨出境的押运人,他是整个事件链条中最关键的人物。但他在哪儿?1941年12月8日之后,这个美国人就音信皆无。30年后的1971年,一个叫威廉·弗利的人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