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让我们从古代传说中寻找一点历史的痕迹吧。

《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一部史诗,成书于公元后几百年,以前属口头流传,据考证,书中记载的史实至少据今有5000年。这本书中记载了居住在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的两次战争。对于书中有关战争场面的描述,学者们曾经以为是 诗意的夸张 ,但当对比了广岛和长崎两颗原子弹爆炸后的情景,人们有理由认为,这实际上是原子弹爆炸的目击实录。

第一次大战是科拉瓦人与潘达瓦人之间的战争,书中是这样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坐在维玛纳(飞机?)里,发射了阿格尼亚武器(原子弹?),它喷火,但无烟,威力无穷。刹那间,潘达瓦人的上空黑了下来,接着是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沙石不断从空中打来。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所喷出的可怕的灼热,使地动山摇,动物倒毙,河流沸腾,鱼虾全部烫死。阿格尼亚武器爆发时声如雷鸣,敌兵被烧死,如同焚焦的树干。

第二次战争的描述更是惨绝人寰: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玛纳(航天器?),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火箭(原子弹?),这火箭具有整个宇宙力,赤热的烟火柱,其亮度犹如一万个太阳滚滚升上太空,壮观无比 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指甲尽皆脱落,陶瓷器碎裂,盘旋的鸟儿在空中被烧死,食物被污染,再也不能食用。

为探究《摩诃婆罗多》记载的真实性,考古学家们在其记载的地点进行了发掘。在恒河上游发现众多已成焦土的废墟。这些废墟里,有许多岩石大块大块粘连在一起,表面呈凸凹不平的形状。物理学家知道,只有原子弹爆炸,才有这样的能量,其他如森林大火、火山喷发均达不到这个水平。在德肯原始森林里,至今有的废墟依然保留着被晶化的城墙,光滑的像玻璃,不仅建筑物被晶化,连其内的石制品也被晶化,而这正是原子弹爆炸中心的典型特征。另外,前苏联的物理学家戈尔波夫在恒河上游发现了一具远古的人体残骸。据测算,它上面所存的放射物质比同时期正常情况高出50倍以上。

人们还注意到,古代印度人曾使用过两个度量单位: 卡尔帕 ,相当于42亿3200万年; 卡希达 ,约等于三亿分之一秒。核物理学家知道:卡尔帕是放射性的同位素的半寿命,如铀-238的一半寿命为45亿1000万年;卡希达是同位素介子的半寿命单位,如K介子的半寿命为一百万分之一秒。于是,近似荒唐、却很合理的解释出现了:三四千年以前在恒河上游发生的两次大战,就是核大战!

但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怎么可能掌握核技术,并用于战争呢?唯一的解释是:天外来客。

奥克洛矿区的土著人中流传着这样的神话传说:在非常遥远的古代,整个世界一片漆黑,没有人类,也没有任何生物,大地一片荒凉。突然有一个神仙从天而降,来到奥克洛地区,用矿石雕刻了两个石像,这两个石像能放出耀眼的光芒,使茫茫黑夜中出现白昼。后来,两个石像变成活人,并且结成夫妻,他们的子孙后代,就成了当地部落的祖先。

神话中透露了一点讯息,那个自天而降的神仙,很可能就是来自外星球的高等智慧生物。也许20亿年前,有一艘来自太空的飞船,在奥克洛发现了铀矿,并建立了核反应堆,为自己的飞船补充燃料后飞离地球,却在当地留下了外星人活动的痕迹。不然,当地的居民怎么在遥远的过去就知道用铀矿做成的石像 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呢?


摘自《地外人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