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观测到一个遥远的X射线双星的巨大爆发

天文学家观测到一个遥远的X射线双星的巨大爆发

EXO 2030+375在30–50 keV波段的长期光照曲线,如黑色INTEGRAL-ISGRI和青色Swift BAT光照曲线所示。来源:uux.cn/Thalhammer等人,2024年。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Tomasz Nowakowski):天文学家使用国际空间站上的中子星内部成分探测器(NICER)观测到了一个被称为EXO 2030+375的遥远X射线双星。这次观测活动使他们得以探索这个系统中发生的一次巨大爆发。观察结果于5月31日发布在预打印服务器arXiv上。

X射线双星是由一颗正常恒星或一颗白矮星组成的,它们将质量转移到致密中子星或黑洞上。根据伴星的质量,天文学家将它们分为低质量X射线双星(LMXBs)和高质量X射线联星(HMXBs)。

Be/X射线双星(Be/XRB)是HMXB中最大的子群。这些系统由Be星组成,通常还有中子星,包括脉冲星。观测发现,这些系统中的大多数都表现出微弱的持续X射线发射,这种发射会被持续数周的爆发打断。

在大约7800光年外,EXO 2030+375是一颗Be/XRB,由一颗磁化中子星和一颗B0-Ve伴星组成。该系统的轨道周期为46天,中子星表现出周期约为43秒的X射线脉动。

自1985年发现以来,EXO 2030+375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爆发——分别是1985年、2006年和2021年。最近一次爆发从2021年6月持续到2022年初,包括NICER在内的各种仪器都对其进行了监测。现在,由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的Philipp Thalhammer领导的天文学家团队公布了NICER观测的新结果。

科学家们在论文中写道:“我们展示了基于NICER监测的光谱和时序分析结果,涵盖了从20到310 mCrab的2–10 keV通量范围。大约每两天进行一次密集监测,总暴露时间约为160 ks,这使我们能够密切跟踪爆发期间的源演化。”。

NICER允许Thalhammer的团队在所研究的爆发过程中观察到EXO 2030+375发射的两种类型的跃迁:一种是脉冲轮廓的跃迁,另一种是硬度-光度关系的跃迁。一般来说,发现轮廓显示出对光度的明显依赖性,在大约2个11亿erg/s的光度下发生跃迁,这表明发射模式发生了变化。

天文学家们指出,随着光度的增加,探测到的光谱软化与之前的爆发非常吻合。他们补充说,已经确定了剖面的多个波峰和波谷,这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源自两个吸积柱的双组分发射模式的结果。

研究还发现,与前两次爆发相比,2021年至2022年的爆发达到了明显更低的峰值光度。该论文的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最近一次爆发的时间比之前的观测预测的要早。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X射线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