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然博物馆重新开张
一楼生物展示墙
三楼
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
走进浙江自然博物馆一楼,首先看到的是一堵巨大的生物展示墙,气势一下子就能把人镇住。
展示墙顶端,悬挂着大鲸鲨标本。这个大鲸鲨长12米,是国内同类标本中最大、最完整的。
把它搬到新馆时,警车开道护送,排场非常大。
大鲸鲨之下,是同样体形庞大的灰鲸骨骼。
讲解员洪磊说,1936年,美国一个渔民捕获了这条灰鲸,后被一个美国商人买下,准备靠四处展览赚钱。第二年,商人把灰鲸带到上海,由于黄浦江边比较潮湿,灰鲸腐烂变臭。商人扔下它,一走了之。
10米多长的灰鲸用火车从上海运到南星桥后,先放在带轮子的木板上,推到一公园。然后用链条连起一个船队,走水路到当时的西湖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前身,当时在孤山)。
展示墙右侧,竖着两棵阴沉木。这是数千年乃至数万年前的古树,高约七八米,经河水、沙石的长年浸泡磨压,木质结构发生变化后形成。
还有海百合化石,看上去像植物,实际是古老的棘皮动物化石。
浙江自然博物馆馆长康熙民说,一楼是序厅,这堵生物展示墙提示大家,即将进入一段自然与生命的探索之旅。
二楼地球生命故事
恐龙出现地动山摇
你和恐龙力气差多少?
二楼的《地球生命故事》展厅,从一条银河系通道开始。你可以沿着博物馆设计的参观路线,依次走过生命的家园、生命的诞生、生命的登陆、恐龙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等五个单元。
恐龙出现地动山摇
展厅用一个个大型复原场景,生动再现了地球演进过程,并结合有趣互动装置,揭示自然奥秘。
距今6亿年前的寒武纪末期,地球第一次生命大爆发,海洋中出现软体动物和大型节肢动物。在云南发现的澄江动物群化石,是这次大爆发的最好见证。
博物馆根据标本重新制作复原生命大爆发的场景,你可以看到巨大奇虾四处捕食,三叶虫在海藻间爬行。
恐龙时代展区的地下有四个巨大的脚印,一踩上去,感应器就会模拟恐龙出现时地动山摇的场景,树木摇晃,门框断裂,你甚至还能感觉到恐龙甩动尾巴带起的凌厉风声。
你和恐龙力气差多少?
洪磊走到一个恐龙模型前。旁边还有一个手柄,用力拉一下,恐龙的尾巴就拍打在一个感应器上,电脑屏幕显示――79公斤。
这个互动游戏是和恐龙的尾巴比比看,谁的力气大。游戏设定能承受的最大力量是600公斤,但洪磊说,恐龙尾巴的力量比这个还要大得多。
二楼展厅里像这样的互动游戏还有很多。比如――
有一个天体模型,太阳的位置是固定的,摇几下手柄,地球会开始移动,或者靠近太阳或者远离。
这时,金星、火星等行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也会发生变化,你就能看到不同的天文现象;
还有一把巨大的杆秤,一头你可以放进方铅矿、浮石等不同陨石,然后移动秤砣,就能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