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老羊倌一句话 揭开“春捺钵”千载之谜

茫茫荒原之上,一座座错落起伏的土包,正是当年的台基

荒草,雪迹,盐碱,沙土……多年来, 偏僻荒芜的乾安县花敖泡(也称花敖湖)南岸,光顾的只有牛羊,少有人迹。直到2009年11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寻到这片荒原,近千座保存完好的土台基尽收眼底。并确认这里就是历史、考古学者们苦寻多年的“春捺钵”遗址,即当初辽皇帝春季行宫所在地。这片荒原,也因此而拥有了不再平凡的前世今生……据了解,今夏考古人员将对“春捺钵”遗址群进行考古挖掘。

源起 辽皇帝“春捺钵”所在地成谜

“捺钵”是契丹语,意思是“行宫”。契丹人属于东胡族后裔,以游牧生活为主,逐水草而居。契丹建立辽朝后,保留了这种风俗并赋予其政治意义,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捺钵制度,成为我国历史上以“移动的皇宫”治理国家的朝代。

辽代“捺钵”从正月开始,称“春捺钵”,约四月结束,捺钵地点在松嫩交汇湿地,洮儿河一带的湖沼草原,主要活动是钩鱼、捕鹅、射雁,同时安抚和震慑活动在江北的女真各部。“夏捺钵”约六月开始,八月结束,地点在内蒙古巴林右旗一带,主要是议政、避暑。“秋捺钵”在山里,主要活动是习武。“冬捺钵”在辽上京城的内蒙古巴林左旗附近,主要活动为议政、狩猎。史称“春水、夏凉、秋山、冬坐”。辽代被金取代以后,女真王朝也延续了这种活动,改称“剌钵”,到清代,皇室同样保留了这种习俗,在东北圈建多处皇家围场。

关于“春捺钵”的地点,《辽史·营卫志》记载:“‘春捺钵’之地在‘鸭子河泺’。”国内外的历史学者们曾对“春捺钵”文化以及“春捺钵”的地点进行过研究,但都是依据历史文献整理而成,有一定的局限性。

考古学界也曾对捺钵文化有一定探索。从辽圣宗耶律隆绪(983年)开始,“春捺钵”固定在松嫩地区并延续了百余年。根据研究,“春捺钵”的位置主要为辽长春州(吉林前郭县塔虎城)、鸭子河泺一带,即现在我省大安县月亮泡、混同江(指今松花江的一段)附近。但由于可供学者们实地考察的地点范围与依据太宽泛,所以,辽金“春捺钵”究竟在何处,始终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春捺钵”遗址群采集的铜钱

发现 老羊倌一句话成解谜关键

直到2009年11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乾安县后鸣村一个老羊倌的话,使“春捺钵”所在地终于呈现于世。

“当时,他告诉我们,他在花敖泡附近放羊的时候,捡到过古代钱币,而且那里遍地都是碎陶片。”乾安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忠军说,听了羊倌的描述,他请羊倌领路去那里看看。

到达目的地后,望着茫茫荒原上错落的土台基,王忠军意识到,这片荒原并不平凡。他还根据在地上发现的陶片和钱币,分析出这些物品出自辽金时期。回去之后,王忠军马上向省文物局汇报了情况,很快,考古专家来到了现场,开始深入分析与勘探。

得到消息后最兴奋的,就是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傅佳欣。“春捺钵”一直是他多年探寻的谜题。“我一直认为‘春捺钵’就在咱们省。”

“花敖泡南岸的这些台基虽然经过了一千多年的风雨,但保留得非常好,除了自然风化所产生的变化之外,没被任何人为干扰过。”傅佳欣说。

经过勘探,这些台基的土层中夹杂大量红烧土粒、炭屑,由此证明,此为人工堆埋而成。此外,在台基附近,还采集到辽金布纹瓦、陶瓷片、铜钱、石臼等遗物,可以确认正是辽金时期形成的。又结合“捺钵”有营帐、野炊的现象,他们初步认定,这些台基就是辽“春捺钵”遗址所在。

绘画体现辽“春捺钵”场景

揭秘 查干湖冬捕活动 源于“春捺钵”

在对“春捺钵”遗址考古过程中,王忠军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分析查干湖应该是辽“春捺钵”地点之一。于是,在查干湖附近进行勘查,终于在查干湖西岸发现了多处营帐土台基。这些台基大致可分3个片区,现存高大的台基近580个,最高的近3米,最大的长方形台基长60余米。“这可以印证当年‘春捺钵’营帐规模之大。”傅佳欣也分析确认了这些论证。经过测绘统计,目前,已先后发现四处规模浩大的遗址群,共有近两千个台基遗迹,全都保存得比较完好。

“春捺钵”的第一项活动是凿冰捕鱼,皇帝先立帐湖上,凿冰眼钩鱼,取最大的称“头鱼”,而后移帐陆地,与群臣举行“头鱼宴”。当今,人们热衷参与的查干湖冬捕活动,就是源于“春捺钵”。

而后,待到候鸟北飞途经此地时,选侍卫在湿地草丛中搜寻鹅雁,然后以驯养的“海东青”捕杀天鹅。捕获的第一只天鹅要祭祖,然后群臣享“头鹅宴”。“可以想象当时的湖畔旌旗飘舞,毡帐连营,炊烟袅袅,牛马嘶鸣,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傅佳欣说。

待江河解冻前,皇帝多往辽长春州(今前郭县塔虎城)巡视,慰问守城官兵,然后,向“夏捺钵”地进发。

前景 将建遗址观光园

据了解,“春捺钵”遗址的发现,弥补了全国文物考古专家寻找古代皇帝“捺钵”遗址的空白,对研究辽、金代历史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省文物局副局长金旭东说,2010年,“春捺钵”遗址被列入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发现”名单。现在,计划建为辽代皇帝“春捺钵”遗址群文化旅游产业观光园。“保护好遗址,依据史料描述,在周围复原‘行宫’。”

此外,还设想在遗址周边建设辽金风情的旅游、参观项目,让人们尽情游玩的同时,更深刻地体会到曾经的历史。而今年夏季,考古人员将要对“春捺钵”遗址群进行考古挖掘。

近年来,在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我省有9017处不可移动文物被发现、挖掘。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这些文物诉说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本报会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持续关注,和大家一起,通过这些文物以及考古故事,了解多年之前,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新文化报 赵实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春捺钵